索引号: | bxmzzzxrmzf-2022-01263 | 发布机构: | 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信息名称: | 本溪县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 主题分类: | 规划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2-12-08 | 成文日期: | 2022-12-08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本溪县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本溪县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本溪县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推进教育强县战略,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结合本溪县教育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 背景与基础
【背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走向新时代,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的复兴。物质生活愈加富裕的城乡居民对于孩子享受优质教育充满了强烈的期待和诉求。中国教育正从成功教育走向幸福教育,正在从标准化教育走向创新教育。党和民族正在呼唤并培养既有深厚家国情怀,又有宽广国际视野;既有良好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又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的新时代人才。
【基础】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全面加强,县委县政府牢固确立了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到2020年,我县教育全面实现了“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实际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布局日趋合理,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形势朝气蓬勃冉然上升。但也存在着困难和瓶颈: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存在结构性缺编;县城内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依然不足;五育并举的优质均衡还需加强;职教与市场融合的办学形式有待创新;家庭教育薄弱,成为教育体系短板;社会办学还需规范引导。
【挑战】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进城人员子女逐步增加,导致城区教育资源日趋紧张,而偏远乡镇教育资源出现过剩;随着教师退休高峰期的到来,出现新老衔接期,新教师培训压力加大,这些将成为未来五年内面临的挑战。
二 目标与定位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批示指示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县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办好人民满意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美好的教育。
(二)战略定位
坚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人才强县战略,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县的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力、文化、素质支撑。
(三)发展目标
强化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逐步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多样特色发展的高中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加强以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为宗旨的校外教育,形成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互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逐步建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现代化基础教育体系,创造全县各部门联动共同参与的教育发展治理的新格局。
到2025年向建成教育强县,人才强县,人力资源强县迈进。
(四)基本原则
1.加强党的领导,坚强保障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把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坚定不移地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到各方面,党组织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上更好发挥重要作用。
2.坚定育人方向,落实立德树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3.强化统筹协调,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需要,为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优质均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全力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深化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多样化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切实满足不同群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统筹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教育服务,接受到更有质量的教育。
5.实施改革创新,强化依法治教。立足教育县情,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破解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瓶颈和障碍,以改革创新解决问题补齐短板,激发活力促进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切实保障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和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 、任务与行动
(一)实现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确保党的领导和党的组织全覆盖。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措施1】结合实际追求实效,完善领导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是核心。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教育领导体制,推动党建工作的开展。基层学校党组织负责人扛起党建责任,坚持一岗双责,积极支持落实校长负责制,书记校长分工不分心,形成学校发展合力。【措施2】立足标准化规范化,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组织是基石。全面落实党支部工作条例。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积极推动组织生活正常化,确保全局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有时间、有精力正常参加组织生活。进一步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及时了解党员需求,做好服务党员工作,推进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措施3】紧扣行风建设,严明党的纪律规矩。严明纪律是保证。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深化落实“管行业就要管行风”“一岗双责”要求,坚持定期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度,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和制度,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坚持将纪律挺在前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建设绿色学校清廉学校,努力优化教育发展生态。
2.采取多种形式持续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党员教育培训是党建的基础,理想信念教育是党建的灵魂。【措施1】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体研学结合、诵读原著与听专家辅导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有效形式,充分利用“学习强国”这个平台,以理想信念塑造挺拔灵魂,以爱国情怀激荡精神力量,以品德修养筑牢价值基石,以知识见识锤炼本领,以奋斗精神铸就青春底色,以综合素养书写精彩人生,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思想保证。【措施2】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教育平台,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形式,活化“讲、评、帮、乐、庆、传”服务活动载体,通过组织党员教师开展讲解政策时事,评选身边榜样,帮助群众解难,传颂红色基因等活动,实现党员教师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3.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标准,选好配强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党组织书记。实施学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通过“配、训、带、联”等措施,使基层党组织书记成为党建的耕耘者、学校发展的推动者、教学改革的参与者、党员群众的知心者,推动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4.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围绕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校园先锋工程”,组织党员开展“我是党员我先行”“我是党员我能行”活动,引导党员教师带头做“学习型”党员,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带头做“改革型”党员,从“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带头做“表率型”党员,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党员教师首先做到,为党旗增光添彩,为教育发展建功立业。
5.以党建带动群团建设。把群团工作纳入党建工作体系,坚持以党建带动工会、妇联、团委、少先队建设的工作思路,将群团组织有机整合起来,把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要求自觉贯彻到各项工出作中去,确保群团工作形成合力,助推教学改革、脱贫攻坚、经济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全面发展。
(二)成为立德树人和发展素质教育的实践典范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进教材、融进课堂、融进中小学教育的全方面全过程。【措施1】构建依托,组织党员教师编写《红色故事》等校本读本,增强认识认同,使学生从小做起,心有榜样,学有目标。【措施2】探索方法,组织全学科课堂主渠道渗透优秀课例评选。【措施3】实践养成,组织学生参加观看励志电影、法制讲座、主题广播、板报展览、专题美篇、节日纪念等活动,重在平常,贵在养成,使教育系统各单位各学校成为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
2.推动具有特色的品德教育和生命教育新实践
思想品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道德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措施1】精选队伍。精选并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队伍。【措施2】创新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措施3】多向并举。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校园文化、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措施4】知行统一。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把思品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新冠疫情的爆发要求我们重视生命教育,用生命教育丰富核心素养的培育。【措施1】各级学校要开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开展疾病防治、疫情防控、生命急救措施的培训,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措施2】组织全校师生开展疫情防控演练、防火防震应急疏散演练、交通安全演练,提升生命保护能力,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措施3】优化学校环境布局,美化校园环境,消除安全隐患,营造“平安校园”良好氛围,让学生懂得欣赏生命。【措施4】鼓励学生崇德尚学,言行文明,举止得体,仪表规范,阳光开朗,指导学生完善生命。
3.开创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新局面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倡议学校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全面实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到2025年体育发展主要指标全部达标,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中学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到2025年县级足球特色学校由现在的9所增加到19所;以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为原则,推进一校一品及一校多品体育项目,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组织好学年军训、系列竞赛和民族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改善学校体育教育办学条件,统筹好学校和社会资源,创新体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完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选择小学、 初中、高中各一所学校为试点,组织体校专职教练员进校园指导、培训和服务,全面开展学生健身运动,逐步推进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体系,切实提升学生体育素质。
学校美育得到充实和加强。到2023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美育课程,美育师资(不得随意调配至班主任),美育设施设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到2025年美育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力争全县至少有50%的学校有适合开展大型艺术演出活动的多功能综合性礼堂。义务教育阶段,有条件的学校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校本课程。挖掘本地满族艺术元素,结合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推进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系列活动。创建1至3所满族民族艺术传承学校、扶持一批民族文化教育品牌项目。建立学生课外艺术活动记录制度,鼓励学生课外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实践活动。
4.开创劳动教育新局面。【措施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大中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见》, 明确“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的目标,从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三个方面进行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整体性设计方案,开始“动”起来。【措施2】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上破题出新,探索能力基础课程、个性拓展课程、实践体验课程三类课程,形成“劳动+德育”、“劳动+创新”、“劳动+文化”、“劳动+生态”、“劳动+实践”、“劳动+学习”的劳动教育课程特色,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家庭、社会,知行合一,全面“动”起来。【措施3】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评价印证机制,强化制度约规,促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效,长期“动”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家园劳动、社园劳动、校园劳动和田园劳动,以此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的劳动素养,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创造性劳动者。
5.积极打造文化育人新高地
按照“高品位、精内涵、强特色”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与研究。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引导行为,开发潜能,实现学校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核心价值追求。培育文明和谐的行为文化,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等方面教育。进一步丰富学校建筑和景观的文化蕴涵,彰显“一校一策、一校一品、一校一景” 的环境文化。找准学校工作结合点、落脚点,找准学校发展的支撑点、生长点,在学校文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校容校貌建设等方面,结合学校历史积淀,经过精心提炼、精心创建并形成特色,使这种特色思想渗透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根植于教师的思想中,反应在学生发展上,丰富学校文化内涵,使学校文化成为全县教育发展的内生推动力、核心竞争力和持久辐射力。
(三) 建设提高综合素养的现代教育体系
1.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特色发展
学前教育均衡提质。全面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坚持公益普惠方向,持续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完善服务体系,提高保教质量。实现幼儿受惠、硬件齐备、队伍整齐、质量提升的目标。到2025年,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在65%以上。【措施1】完成小市镇中心幼儿园和满族小学附属幼儿园两所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充分满足县城内幼儿入园增长需求。【措施2】改善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办园环境和玩教具配备水平,逐步实现办园环境和活动区玩教具配备符合省级标准。【措施3】集团化办学,乡镇中心学校实现幼儿教育集团化全覆盖。【措施4】提高教师素质,在编教师提升至60%以上,力争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0%,教师资格证占比60%。整体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力争星级园所占比70%。【措施5】实现督导全覆盖,坚决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全面规范办园行为。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乡镇和县城中小学就近划片入学,全县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全县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100%,全县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5%以上。【措施1机制】推进学校集团化办学。以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核心,充分发挥名校集团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强化城乡学校同盟互助共同体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优质带动,采取“名校+薄弱”,“一校+多校”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到2021年全县完成集团化办学13所,同盟校7所,实现优质学校实现扩容,薄弱学校得以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拓展和增值的目的,从而促进教育布局进一步合理,教育进一步公平。【措施2课程】凸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学科不少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在内容上可以某一学科,也可综合多个学科内容开展学科实践活动,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措施3评价】实施综合素质评价,采取发展性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电子信息档案和纸介档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个性化发展。【措施4对象】关注特殊受教育群体,建立留守儿童少年、残疾儿童少年、单亲家庭儿童少年台账,创新留守儿童少年、残疾儿童少年、单亲家庭儿童少年关爱模式。坚持轻度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中度残疾儿童少年集中教育,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原则,继续选派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对残疾儿童实施送教上门,并积极推进小班化教育。
高中教育实现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坚持规模适度、提升内涵、探索方法、注重实效,不断提升高中办学质量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特色促优质,以多样促均衡。【措施1】对标省级名校,通过筹建校史馆、创设文化氛围等形式,凝成并传承学校文化,形成文化特色。【措施2】立足学校运行机制,不断总结提炼管理经验,形成管理特色。【措施3】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深入研究高考制度,不断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形成教育特色。 【措施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明晰发展目标定位,因材施教,突显多样性。
2.建设服务县域发展具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
贯彻落实国家、辽宁省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和会议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共建企业内教学实训车间、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形式,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力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和内涵特色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措施1】落实好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措施2】扩大职教中心招生规模,打通学生从中职、专科、本科的上升通道,拓宽学生的出口路径,增强学生报考职高的源动力。【措施3】到2021年,建设省级重点示范专业4个,特色专业2个;职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增强职教中心内涵发展的生命力。【措施4】把全县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的任务全部整合到职教中心,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订单式”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职业教育内驱力。到2025年,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基本形成,职业教育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加快发展卓越优质的家庭教育指导
全县婴幼儿及青少年学生家长(父母)超过6万人,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办好家长学校是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家庭的需要。依据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未来五年做好以下工作:【措施1】提高认识,夯实基础。中小学校联合社区组建机构,完善制度,选拔讲师,筹措经费,满足所需。【措施2】优化方法,优质活动。研究开发以问题导向的教学读本,做好面授辅导,开办网络研讨,扩大覆盖面,提高受益率,用优质的活动提高家长学校的影响力。【措施3】协同联动,科学评估。教育局协同妇联、关工委、社区等部门建立家长学校评估细则,推动家长学校建设不断迈向新台阶,基本弥补我县现代教育体系的短板。
4.规范壮大迅速提升校外教育
站在更高的站位和更广的眼界,加强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县域校外教育的健康发展。【措施1】加强本溪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主阵地建设,坚持面向学生主体注重立德树人的办学方向,完成学生从基础到特长,教师从专业到专家,效益从培智到树人,服务从城区到农村的发展转型,巩固并发展服务本县,影响辽宁,全国知名的发展地位。【措施2】逐步建立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赠为辅、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计划建设一所更大规模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综合教学楼,以适应校外教育发展的需要。【措施3】着力于优教惠民,广泛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激发多元校外教育服务主体活力,加强规范监管与方向引领,深度服务县域教育发展与治理。【措施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挖掘一批满族传统民俗、民间工艺、民间舞蹈、民间体育游戏等民间艺术,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成果展、传统文化艺术汇演等活动,助力文旅兴县战略。
(四)探索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1.加快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基础
全力打造“轻负高效”校园,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倡议并推广“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多样化作业”,大力推进中小学校开展体育、美术、音乐、劳动、科普等课后服务活动,坚决杜绝幼儿园小班化倾向,严格落实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控制作业量和考试难度。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效率和质量,逐步建立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努力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
2.实现课程与教学改革新突破
完善新课程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新课程管理和实施水平。不断开发适合学生特点、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提高课程的选择性;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水平。
以语文主体阅读实验为切入点,牵动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措施1】试点探索,探索以单元主体为核心展开教学流程,探索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新模式、单元重组教学内容的方式策略、一多三少课堂教学结构(注:一多三少即多读书,少提问、少讲解、少做题)。【措施2】整体推进,探索理解感悟型、诵读积累型、研究汇报型等多种课型,创建课内与课外并举,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的阅读氛围,建立适应主体阅读的评价方式。【措施3】创新提升,把主题阅读延伸到写作表达上,创造读写结合的本溪县主题阅读特色,构建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其他学科也积极倡导采取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彻底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即学堂。
3.校本研修课题研究上升新高度
发挥县教师进修学校对教科研的引领、指导和服务职能,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包校教研和网络研修平台。以备课组、学科组、中心教研组为基础,构建以“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的校本研修体系。牢固树立“工作即研究、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针对立德树人、优质均衡和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着力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十四五”期间,分批承担不少于20项的国家、省、市级实验课题。进一步完善教科研成果评价和推广机制,促进教育科研向教育实践的转化与应用。
(五)着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人才队伍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好教师标准,持续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措施1】建立健全养成教育机制,学校要将师德师风教育融入校本培训和在职管理的全过程,把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聘用合同管理。【措施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每两年开展一次县级“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等评选活动,让先进典型引领师德师风风尚。【措施3】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学校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教育局与学校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并纳入对学校、校长的学年度考核。【措施4】建立健全失范惩处机制,坚持对失范行为“零容忍”,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或处分。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开展不力的学校,责令限期整改。【措施5】建立健全督查机制,教育局、学校搭建社会了解教育和教师职业的平台,设立多形式、多渠道的师德师风投诉和举报平台,逐步形成社会、家长、学生、学校“四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监督体系。
2.建设高水平专业化校长园长队伍
培养造就一支具备大局意识、改革与创新意识、发展意识 、廉洁意识,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校长园长队伍。【措施1培训】校长园长分层次、分批次、多形式进行岗位培训,健全培训制度、提高培训质量、重视培训效果。 【措施2自修】启动校长阅读工程 ,教育局组织推荐部分书目,校长园长完成阅读任务,写出交流心得,提升校长园长科学管理素养。【措施3专题】 推进学校幼儿园特色建设课题研究,引导校长园长坚持“科研兴校”,钻进课堂站在一线 ,积极带领教师自主开展教科研活动,在学校幼儿园内涵发展上取得明显绩效。【措施4积累】建立校长园长成长档案,促进校长园长成长反思,记录校长园长发展历程,提炼校长园长治校经验,提供校长园长评价参考,促进校长园长专业化发展。【措施5梯队】突出“重品德、重能力、重实绩”的用人导向,通过公开选拔民主推荐,多途径发现、选拔和培养后备干部,构建一支政治可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理念先进的校长园长发展梯队。
3.全面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以教师进修学校为培训中心以青年教师为重点加强教师专业化培养。【措施1经费】落实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全县所有学校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措施2基地】通过不断优化师资结构,提高科研水平,努力将县教师进修学校构建集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教育教学研究、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教育技术推广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措施3机制】推进继续教育与工作考核、岗位聘任(聘用)、职务(职称)评聘等人事管理制度的衔接,继续完善适合我县实际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措施4重点】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抓住上岗执教的最佳期,发挥青年教师学历高素质好的优势,加大以“三字一话”为基点、优化教学设计为核心的教学基本功培训,及时解决即将到来的教师青黄不接的问题。【措施5结构】推进名师工程。明晰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的建设梯队,加快名师培养,避免名师断层危机。通过名师工作室、名师送教下乡等形式发挥名师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4.全面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根据《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扎实稳妥推进校管校聘工作,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助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继续在我县非县城所在地学校实施农村差别化补助政策,继续实行农村乡镇教师职称晋级的政策,增加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促进教师向乡镇学校流动。建立常态化的教师补充机制,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多渠道、多方式招聘优秀人才加入到我县的教师队伍,力争每年补教师50名,永保教师队伍充满活力。
(六)构建高标准高效益的硬件设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全县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提出了新挑战、新需求。根据我县城区乡镇规划以及各乡镇常住人口规模预测,为优质高效发展本溪县教育事业,计划完成下列重大工程。
(一)学前教育
满族小学幼儿园新建工程。小市镇中心学校幼儿园新建工程。
(二)义务教育
小市镇中心学校改扩建工程。实验小学校舍新建工程。第一中学原址翻建工程。满族小学新建工程。碱厂镇中心学校新建工程。15所学校运动场地建设。15所学校校舍维修改造及设备购置。
(三)普通高中
高级中学改扩建工程。第二高中新建及维修改造工程。
(四)职业教育
新建教学楼、实训楼(教室、实训车间、专用教室及设备购置)。
(五)智慧校园工程
分三个阶段完成,涉及软、硬件建设。
(六)素质教育基地
宿舍、食堂、专用教室维修改造及设备购置。体校。新建业余体校综合训练场馆及宿舍、食堂等附属用房。
积极争取上级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弥补地方财政资金的不足,通过有针对性的投入,切实解决教育系统亟待推进的建设项目。(见附件2)
(七)率先建成全省先进的智慧校园智慧教育示范区
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深化“优质教育资源库”“智慧教育管理云平台”建设使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等技术,实现智慧教育学校全覆盖。开展智慧教育创新应用,探索构建支持个性化学习和创新能力培育的新型教学组织方式,构建起“人网融合”的教育新样态。将本溪县打造为教育优质、发展多元、特色鲜明、科研创新的智慧教育示范区,成为新时代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省样板。【措施1】建设一流的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包括多功能报告厅环境提升、基础教学设备提升、智能教学环境提升及完成三大软件平台建设。【措施2】深化提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主要进行同步课堂教室扩充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提升。【措施3】创新智慧教育新模式主要包括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成长等应用服务。通过以上行动,使学生主动、按照需要和适合方式、找到适合环境和伙伴、得到最好教师帮助学习;教师能够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动态调控教学方式与方法;管理者能够动态将师资、设施设备、场地等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由管理向精准治理转变。以此为途径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计划见附件3)
(八)建立先进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教育督导评估办法
进一步完善督学、督政、监测评估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措施1】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责任督学队伍建设,坚持督政与督学并举、监督与指导并重,不断完善督导机制,创新督导方式,优化督导程序,强化督导结果,努力提升教育督导工作科学化水平。【措施2】充分发挥社会评价作用,动员社会参与、支持和监督教育。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和“教育满意度测评”两项监测评估工作。注重社会公众监督,主动加强政务、校务信息公开。积极公开群众关注的信息,对学校重大决策、政策及时宣传,赢得社会理解;对突发事件及时回应,掌握舆论主动权,树立和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四、实施与保障
实施阶段:围绕总体目标划分三个阶段,渐进制实施。第一阶段(2021年)扬长补短,固本强基;第二阶段(2022至2024年),稳中快进,提质增效;第三阶段(2025年)高位高品,持续发展。(具体见附件1)
(一)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奋进伟力,提供政治保障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坚持思想统领,坚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育工作全领域。着力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关注意识形态,加强对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切实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坚决不给各种错误思潮和有害言论提供发声场所和舞台;加强舆论正面引导,传播正能量,注重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确保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组织全覆盖。完善领导体制机制,加强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党员教师先锋工程,让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显现出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强化财务、基建、后勤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治理,增强忧患意识,注重风险防控,切实维护稳定,努力优化教育发展政治生态。
(二)优化组织协调,形成发展合力,提供组织保障
县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等相关部门,要切实贯彻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协调,积极配合,明确责任分工,履行各自职责,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加强教育经费监管,创新评价机制,共同推进教育发展。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媒体导向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成就和经验,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全县要形成合力,共同营造有利于教育良性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三)加大财政投入,汇集发展财力,提供资金保障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建立教育优先发展的问责机制,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的“三个增长”,教育附加费专项用于教育事业,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倡导社会力量出资、捐资办学,扩大教育社会投入。加强教育资金的使用和监管,建立教育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对各级各类专款严格实行“专户存储、专户核算、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制度,在投放及使用方面,向薄弱学校、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倾斜,着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完善各级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学前教育纳入各级财政保障范围;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落实国家各项扶贫助学政策,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子女教育资助力度,健全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畅通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渠道。
(四)强化考核督导,提高执行力,提供评价保障
各级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机构,认真抓好优先发展教育督导考核工作,为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提供有力的评价保障。考核督导主要包括教育发展统筹规划、教育发展优先决策、教育经费优先保障,认真落实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督导考核结果的运用和问责,大力推动县域教育优先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本溪县建设教育强县,打造教育核心力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本溪县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全县各部门要紧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为本溪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