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bxmzzzxrmzf-2019-00693 发布机构: 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信息名称: 本溪满族自治县绿色村庄建设实施方案 主题分类: 林业工作
发布日期: 2019-09-18 成文日期: 2019-09-18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本溪满族自治县绿色村庄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9-09-18 10:30:42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依据《关于印发<本溪满族自治县“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文件要求,在我县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庭院、宅旁绿化和公共绿地的建设,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提高农村整体绿化水平,增加村庄的绿化覆盖率,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绿色村庄建设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要求 

(一)主要目标

2019-2020年全县建成16个绿色村庄示范村,2019建成5个绿色村庄示范村,45个绿色村庄达标村,到2020年底,全县绿色村庄全覆盖。

(二)具体要求

绿色村庄示范村内绿化隙地绿化率达80%以上,以杨、柳、榆、槐等乡土阔叶树种为主,选择生长快、冠幅较大、干型好、枝叶繁茂、树形美观的树种,适合当地生长,产品有广阔前景的优良经济林树种,或观赏价值高的景观树种,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绿化重点

(一)房前屋后绿化。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宅基地、小块闲置空地等,实现零星地块全面绿化。

(二)村庄周边绿化。充分利用村庄周边空闲地、荒滩、荒坡、荒地营造片林。

(三)通村道路两侧绿化。充分利用进村路、环村路两侧进行绿化,形成村庄“绿色长廊”。

(四)河渠池塘绿化。充分利用村庄周边及河边、溪边、渠边、塘边进行绿化,形成滨水风光带。

(五)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因地制宜培育林草产业品牌,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珍贵树种用材林及干鲜果、中药材、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林,形成森林观光、林果采摘、森林康养、森林人家、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休闲观光项目。

三、建设标准

(一)行道树建设

街道绿化是村屯绿化的骨干,对有绿化条件的道路100%要实现绿化。村屯主要街道两侧各栽植一行以上适宜的乔木,株距3至4米。同时,乔、灌、花合理配置,达到绿化、美化、香化。栽树前要修整街道,清理圾圾、粪堆,修好边沟。

(二)庭院绿化建设

农户庭院凡适宜植树绿化的地方要根据群众植树习惯,全部栽植适宜的乔、灌、花、藤本等植物,实现绿化、美化、香化、彩化农宅目的。主要方式有:在房前屋后栽几棵果树,春华秋实,景致宜人;在房前甬路搭拱形棚廊,栽植葡萄,遮荫避暑;在庭院外围栽几棵杨、柳、榆树,规整庭院,护墙保土;用绿篱代替围墙,分隔庭院。对村委会、学校等单位要实现全部绿化。

(三)村屯隙地绿化建设

村屯建成区空地、废弃地、坑塘周围、沟渠两侧等适宜绿化地段要全部植树绿化。

(四)休闲绿色景点广场建设

对有条件的村屯,可以利用现有的广场、养鱼池、水库、河流、苗圃、果园、小片林等原有自然条件加以建设一座或多座供村民休闲的小型园林公园,营造富有乡村情调的小景点。景点建设要体现乔、灌、草立体配置,落叶树与常绿树结合,树种以观赏型、经济型为主并适当增加长青松柏和彩叶树种比例,以增加绿地内季相变化和景观效果。

四、古树名木保护

加强古树名木、风景林、珍贵树种保护,做好防火和病虫害预防和监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加强绿色村庄建设领导力度,将村庄绿色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建立本溪满族自治县绿色村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实行目标管理,将绿色村庄建设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明确任务,层层落实责任。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马君明  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副组长:王真才  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穆喜东  林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辛 丹  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董 伟  集体林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成  员:苏宏伟  小市镇林业服务站站长

      孙立强  观音阁街道办事处林业服务站站长

      梁兆宇  草河掌镇林业服务站站长

      孙广波  草河城镇林业服务站站长

      李  静  草河口镇林业服务站站长

      王  锐  连山关镇林业服务站站长

      方庆波  高官镇林业服务站站长

      孟庆文  清河城镇林业服务站站长

      孟  野  南甸镇林业服务站站长

      王德军  田师付镇林业服务站站长

      刘井全  东营坊乡林业服务站站长

      赵兴刚  碱厂镇林业服务站站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集体林管理办公室,董伟兼任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46822531。

(二)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和宣传橱窗、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增强社会各界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着力把绿色村庄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做得更好。

(三)严格标准,狠抓质量。一是高起点规划。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要尊重社情民意,融入生态、经济、美化理念,注重乔木与灌木、花草合理搭配,将植物造景与园林小品有机融合。二是高标准建设。认真把好苗木关、栽植关,有条件的组织专业队伍施工,林业部门全程进行指导,打造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三是高效能管理。绿化工程完工后,建立健全绿化管理制度和管护队伍,加强日常管护。

(四)多方努力,筹措资金。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坚持以村集体和农民自建为主、政府和社会帮扶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