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坊乡概况
【概况】东营坊乡地处本溪满族自治县境东部山区,东邻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南接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西连碱厂镇,北毗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总面积410平方千米,全乡地形呈枫叶状,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350—600米之间,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6座,其中,最高峰洋湖沟村草帽顶子海拔1260米,是太子河南支流发源地。东营坊乡辖区内设有东营坊、荒沟、宫堡、红土甸、大阳、洋湖沟、南营坊、新城子8个行政村,全乡户籍总户数3432户,全乡户籍总人口数12019人,其中,男性人口6289人,女性人口5730人,60岁以上人口3312人,占比27.5%。乡址东营坊距县城小市47千米,距本溪市82千米,距沈阳170千米。距大阳火车站11千米,省二级公路本桓线横贯全境,直达市内班车线路2条,交通便捷。东营坊乡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寒冷期长,局部地区气候差异明显。2024年,平均年降水量590.6毫米,年平均气温7.9℃,最高气温33.6℃,最低气温-33℃,全年日照2424.3小时。2024年宫堡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新城子村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新城子村和洋湖沟村分别获得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经济工作】2024年,东营坊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96%,同比增长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120.2%,同比增长24.1%;固定资产投资1.44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0%,同比增长7.5%。
农业 全乡粮食播种面积1.96万亩,粮食产量0.827万吨。年内,完成2023—2024年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一喷多促”79.76公顷,完成全乡秋粮“一喷多促”804.59公顷。完成2024—2025年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的申报工作,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共计159.73公顷,分别位于宫堡村、新城子村等,辐射带动区共计1053.33公顷。农用机械大量应用,农机上牌11台,办理农机补贴手续12台,总补贴资金30多万元。农业站组织人员下乡对农机安全进行宣传,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做好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工作,加大非洲猪瘟防控、布病防控、炭疽防控工作宣传力度,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加强养殖环境、畜禽圈舍等消毒灭源,着力消除疫情隐患。2024年,全乡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为1265.46公顷,补贴农户数3154户,补贴资金1626027.83元(85.7元/亩)。申报玉米生产者补贴1188.37公顷,共3070户,补贴金额1178445.13元(66.1元/亩);大豆生产者补贴30.29公顷,共237户,补贴资金211301.77元(466.1元/亩);稻谷生产者补贴26.45公顷,共457户,补贴资金39894.11元(100.57元/亩)。
三产业 东营坊乡以“百里红叶”为特色,以“五花山景”而著称。它地质地貌奇特,是一处山水兼备的自然风景区,已列为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业拉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家院”休闲旅游框架体系已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以吃、住、游、乐、休闲度假的产业特色项目。全乡各种不同类型的农家院经营户数120余户,旅游度假山庄15家,直接从业人员500余人。年内,旅游接待人数达到4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000余万元。宫堡村评为省级文明村,新城子村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积极打造文化产业“一带五区”建设。以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为依托,以“重走抗联路”主题教育为载体,进一步挖掘示范区内的抗联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抗联遗址大多在深山密林的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保护和开发示范区的东北抗联遗址遗迹。完成对隋相生烈士牺牲地、东南满省委密营遗址红色教育基地、二次西征遗址等几处抗联遗址的保护修建工作,全乡积极推进“孤山新堡文物保护工程”,将紧紧抓住“明长城”文化主题,积极丰富“明长城文化公园”的文化要素和项目载体,让新城子成为本溪明长城文化的研学目的地和文旅产业高地,不断打造东营坊乡文旅新业态。
【生态环境保护】东营坊乡有山林面积26400公顷,森金覆盖率92%。针对全乡森林覆盖率高的特点,保护好青山绿水。林长、河长全力以赴做好青山巡视和绿水巡查工作,保护好庞大的森林资源,管护好绿水资源,守护好“金山银山”。同时,加强日常的防火工作,宣传和严控相结合,做到零火灾。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南营坊村、新城子村人居环境高标准通过市、县两级验收。制定了《农村环境净化整治方案》等相关文件,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三清两整行动”。
【村镇建设】2024年,东营坊乡在建设发展诸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一是全乡国土空间规划项目得到有效落实。基于全乡发展需求与长远布局,国土空间规划完成公示流程,积极向县内11个相关单位征求意见,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年内,落实项目86个,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布局等领域,新增的索道项目为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注入新活力。县直各局所提出的意见正在有序梳理整合,将全面融入修改版本,持续优化规划内容,为乡镇未来发展筑牢根基。二是严格查处违法用地。累计开展39次全面巡查,发现问题,迅速发放停工通知单,共计17张,并全程督促相关责任人依照规定补办审批手续。全乡积极推进燃气报警器安装工作,累计安装1629个,实现了对燃气使用的有效安全监测。三是为居民创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针对全乡受地质灾害影响的21户49人,建立了完善的常规性防范机制。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新城子村、南营坊村代表市里接受省检查,包括垃圾清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赢得省、市、县级检查领导的一致认可。针对开放景区游客增多、环境压力增大的情况,加强检查力度,维护景区及周边环境的整洁与美观,持续提升乡镇整体人居环境品质。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资金598.53万元、和美乡村建设项目资金42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年顺利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3个,总投资230.36万元。分别为洋湖沟村小东沟后组护岸工程、洋湖沟村三组便民桥工程、新城子村三组漫水路工程。同时向上申报2025年移民后扶项目16个。荒沟村小流域治理项目1个,总投资399.48万元。侵蚀沟治理项目6条,总投资270万元。“一事一议”村内道路修建15.1千米,修补道路坑槽790平方米,全乡村组道路现状调查65条317千米,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社会事业】教育工作。东营坊乡现有1所寄宿制中心小学,全校有5个教学班,在校小学生全年42名。年内,小学毕业7名,学校在校职工20名。医疗卫生工作。东营坊乡有卫生院1所,占地面积2306平方米,编制数27人,实有人数14人,合同制7人,编制床位10张。村级卫生室10个,基础设施齐全。计划生育工作。2024年,全乡出生人口48人,计划内出生48人,其中,一孩男16人,一孩女19人,二孩男10人,二孩女3人,全部完成生育登记。死亡人数74人。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落实情况,完成全乡农村部分家庭(60周岁)计划生育奖扶费464人(新增72人,退出11人)44.54万元,生存认证、初审审批及国网录入,信息准确、录入率达100%。两节期间召开全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座谈会,对13户20人进行特扶证年审,新增1户2人,退出1人,共计特扶金18.83万元,完成全员录入国家特殊家庭信息网,并建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卡制度。家庭签约、安康保险、住院护理等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把计划生育关怀关爱真正做到实处。计划生育并发症2人,金额0.62万元(4月份导入财政一卡通)。完成县属企业退补费7人1.4万元(5月份导入一卡通)。计划生育各项奖励扶助政策全部发放到位。持续深入推进“暖心行动”,严格贯彻落实“四项制度”与“三个全覆盖”工作要求,确保每一位计划生育特扶人员都能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在基层建设方面,各村积极设立温馨的“暖心家园”,为特扶人员打造专属的活动与交流空间。东营坊乡精心构建“爱心阵地”,作为统筹和深化帮扶工作的坚实据点。在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三个全覆盖”工作中,扎实推进,精准完成了特扶家庭20人的住院护理保险资格确认,为他们的医疗保障增添一份安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