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关镇简介
【概况】本溪满族自治县连山关镇位于本溪县西南部,东与草河口镇相邻,南与凤城市搭界,西与辽阳县毗连,北与下马塘街道接壤。辖区总面积202平方千米。全镇下辖连山关、摩天岭、石哈、刘家、新开、中河、苏家7个行政村,80个村民组;1个街政办(下辖4个居民组)。全镇户籍总户数4398户,户籍总人口12654人。其中男性人口6516人,女性人口6138人。60岁以上人口4292,占总人口的33.92%。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建立连山关区。1958年8月15日,成立连山关公社。1984年,改镇。1985年6月29日,改名连山关满族镇。1989年9月,成立本溪满族自治县后,改名连山关镇。截至2025年4月,连山关镇辖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连山关镇道东街。
【行政区划】2024年末,连山关镇下辖连山关、摩天岭、石哈、刘家、中河、苏家、新开7个村民委员会;下设8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5年4月,连山关镇辖1个街政办、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连山关镇道东街。
【地理环境】本溪满族自治县连山关镇位于本溪县西南部,东与草河口镇相邻,南与凤城市搭界,西与辽阳县毗连,北与下马塘街道接壤。辖区总面积2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连山关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多山,为丘陵地形。最高点位于摩天岭峰,海拔969米;最低处位于连山关村菜队组,海拔296米。
连山关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宜人。无霜期年平均120天。境内多山,最高峰摩天岭,海拔969米,最低处黄岭村菜地组海拔296米。全镇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
水文:连山关镇境内河道属太子河水系,境内最长河流为细河,细河自中河村东山入内,流经中河、刘家、石哈、摩天岭、连山关5个村后,经下马塘、桥头入太子河。
【人口】2011年末,连山关镇辖区总人口1411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018人,城镇化率14.3%。总人口中,男性7291人,占51.67%;女性6819人,占48.33%;15岁以下1358人,占9.62%;16~59岁9775人,占69.28%;60岁以上2977人,占21.1%。总人口中,以满族为主。人口出生率4.42‰,人口死亡率10.46‰,人口自然增长率-6.04‰。
2017年末,连山关镇常住人口12986人。
截至2024年末,全镇户籍总户数4398户,户籍总人口12654人。其中男性人口6516人,女性人口6138人。60岁以上人口4292,占总人口的33.92%。
【经济】2024年末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4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23亿元。
农业:2023年,全镇耕地面积1383.268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8922.1万吨,平均亩产430千克。全镇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1376.89公顷,补贴资金183.22万元,3453户农户受益。全镇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面积1389.31公顷,3464户农户受益,获补贴资金15.43万元;全镇3456户玉米生产者耕种1354.51公顷玉米,获补贴资金150.55万元;全镇387户大豆生产者耕种55.71公顷大豆,获补贴资金35.44万元。一是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共有香菇种植大棚81个,香菇种植67亩,菌棒67.8万棒;玉米种植20016.62亩;大豆种植835.69亩;芸豆种植10户366亩;中药材种植9户387亩;树茄子种植1户30亩;豇豆种植1户15亩;以刺嫩芽为主的山野菜1200亩,农民致富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工业:截至2023年末,全镇共有工业企业19户,正常生产7户。
【社会事业】文体事业:1994年,连山关镇成立广播电视站。
2024年末,连山关镇有镇文化站1个,镇文化活动中心1个,村级7个,各类图书室7个,藏书21500多册。学校体育场地5处。有线电视用户700户,入户率30%。
教育事业:连山关镇有1所寄宿制中心学校,2023年末,全校有教学班6 个,在校小学生158名,有教职工45名。全镇学前受教育率达90%以上,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医疗卫生:镇内医疗卫生机构有1个卫生院,5个村卫生室。
社会保障:2024年末,全镇共有低保户226户349人,特困138户138人,困残128人,重残106人,困难老人24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6人,60精简1人,80保健354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