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聚势赋能 小香菇变身“致富伞”
近年来,高官镇新农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动摇,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带领农民群众凝心聚力发展香菇特色产业,建成了标准化香菇生产基地,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群众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2020年,高官镇新农村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0万元,自筹资金20万元,建成首批45座出菇棚,实现集体经济“零突破”,开启了新农村香菇产业发展之路。“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开展后,村党组织划分5个党群共富责任区,采取“党员+农户”帮带模式,组织11名党员结对帮带110名农户发展香菇种植产业。现如今,新农村香菇产业园区有大棚80座。55座出菇棚,其中3座是四季菇仓,25座发菌大棚,实现菌棒自产自供,比2020年产能扩张300%。
新农村党支部充分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高度重视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投入86万元改造环境控制系统,实现恒温恒湿培育;全域铺设智能滴灌系统,节水40%。聘请河北技术员驻点指导,联合沈阳农技中心、辽宁农科院开展香菇调研,2024年解决菌棒污染等关键技术难题13项,推动坏菇率从15%降至5%。新农村出品的香菇,菇肉厚实、不易开伞,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2025年香菇年产量跃升至136万斤,优质菇占比达90%,产值突破400万元。
新农村党支部打破单一种植模式,通过“党建链+科技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引入冷库2座共400平方米,空气能烘干机3台,灭菌筐 200个,叉车2台,菌棒环保节能灭菌柜 3个,3T锅炉1台,智能菌棒套袋机5台,打造香菇产业园区,建设香菇文化长廊、采摘体验棚开发“菌菇宴”农家乐,年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同时,与成都农产品批发中心、沈阳八家子市场达成销售合作意向,持续拓宽香菇销售渠道,构建了集生产、仓储、销售、烘干为一体的香菇产业发展链条。香菇产业的发展壮大,吸引13名外出青年返乡创业,实现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稳定在70万元以上,不断推动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