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民情110” 农民群众遇事不再抓“瞎”
“一张小黑板,手机号留下,去向都注明,有事您说话”,这就是我县农民群众口口相传的村级组织“民情110”公示板。
如今,生活在我县的广大农村村民再也不用为有事找不到村干部发愁了。因为最近全县98个行政村全部开通了“民情110”,村民只需打个电话,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有关业务的办理流程和需要准备的证件材料;家里有个突发情况、急难险重,村干部接到电话几分钟后就能赶到现场;到村委会办事,再也不用担心扑空抓“瞎”,因为村里每天都会安排一名村“两委”班子成员24小时值班值宿。“民情110”就是将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姓名、手机号码、去向和服务内容等写在公示板上,挂在村办公场所的醒目位置,这种作法在无形中拉近了村干部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
“民情110”的成功经验源于小市镇城沟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国武告诉记者,别看村干部没有级别,甚至连个股级都算不上,但在农村百姓心目中,村“两委”班子成员就是和普通村民不一样,村民和村干部之间,就像是隔了一层纸,虽然这纸不厚,却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你是你、我是我的一道隔膜。“民情110”的开通,捅破了那张纸,让村干部的形象更加清晰,让两者的关系更加亲近。
说起创办“民情110”的初衷,王国武解释说,城沟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是观音阁水库移民迁入村,又是与原达官寨村合二为一的合并村,有9个村民组,点多、面广、居住分散,最远的村民组距村委会有十多里路,村民到村办事很不方便。前几年,针对村民群众对一些政策不了解,办事找不着人、摸不着门的实际困难,经过反复研究实践,村里开通了“民情110”服务平台,向全体村民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的联系方式,做到群众有事随叫随到,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民情110”,拓展了村干部为民服务的空间,拉长了便民、惠民、富民、安民的链条,近几年来,城沟村无一例上访事件发生,无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达到60余万元,先后获得“辽宁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等荣誉称号,而“民情110”这一做法,也逐渐走出城沟,辐射全镇,并乘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东风,在全县98个行政村中全面推广。据不完全统计,“民情110”在全县普遍推广以来,已接受群众电话咨询120余次,为村民开展三代便民服务49件次,协助低保户、失独老人开展春耕备耕服务11次,平息邻里纠纷3起,化解信访案件2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