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手机版
  • 无障碍版无障碍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政务要闻> 详细内容

凤溪十年 向着梦想冲刺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8-27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初见本溪凤溪木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凤伟,是在他公司的车间里,“你看这里,咱们原来这块电路,有时候操作时间一长就容易短路,回头找一找给咱们提供电路板的那家供货商,把这个地方调试一下,换些好的、耐用的部件。”“张总,那咱们成本也就高了啊?”“成本高点没什么,咱们必须保证卖出去的产品符合客户要求,保证质量才能有口碑,咱们不能做禁看不禁用的东西。”本溪凤溪木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偌大的车间除了几个工人正在车床上操作,其他的人都围着张凤伟研究着他手里的图纸。客户定制的贴膜设备正在加班加点的生产,而张凤伟也亲自参与研发。

    组个团队创新

    本溪凤溪木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现坐落于我县小市工业园区,是一家以生产制造家具、橱柜、免漆门等系列贴面设备为主的企业。“凤溪出品,必属精品”,这是本溪凤溪木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在国内同行内一贯的口碑,打造这个口碑可是非常不易的。公司从2004年成立至今已历涤了10年的风雨,这10年来,凤溪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一次又一次的行业认证,一次又一次的专利发明,这才奠定了“凤溪机械”这个牢不可破的行业品牌。“这一切都源自于我们自己培养的一个优秀的研发团队。”提起自己的凤溪科研团队,张凤伟的骄傲之情总是溢于言表。

    关于人才的培养,张凤伟有着自己的一套模式,“我从来不招收那些专业出身的人才,因为我们做的是创新,做的是研发,而且我们这个行业也有别于其它同类型的科研专业,我们需要有着实际操作基础和工作经验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必须是从基层一点点干起来的人才行。那些有着专业基础的人,往往模式和套路已经固定,攻坚容易但是创新太难。”小李就是凤溪科研团队中的一员,在这个企业他已经工作了七、八年,而原来他只是个在本地打零工的普通农民。自从到了凤溪之后,小李最早是从工人干起,操作机床、推车送料、打扫卫生,这就是小李每天的工作。时间长了,小李对车间里的各种设备基本上了然于胸,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他也能自己动手帮忙解决。后来,张凤伟把小李招进自己的科研团队,带着他一步步学习技术研发和设备改进,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系统的学习,小李现在已经成长为这个团队的核心。2013年,一次研发的成功让小李成为了公司的科研英雄,作为奖励,公司出钱买了辆轿车给他。

    “人才永远是我们企业进步的基石,正是因为这些研发人才,才让我们一步步踏实前进,永远领先。”目前,本溪凤溪木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装备水平、技术水平、综合生产能力、品牌美誉度等多项指标均居中国木工机械行业领先地位,公司生产的贴膜设备中已有3款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产品的空白,成为国内木门、家具制造企业的首选品牌,部分产品还远销至新加坡、印度、越南、俄罗斯等20个国家与地区,产品实现了对各层次消费群的全覆盖。

    换个方式卖货

    “以前我们经营的方式是我们有什么就卖什么,现在我们是你们要什么我们有什么。”东西好,也得有市场才行。10年间,凤溪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行业竞争激烈、科技更新迅速,这些民营企业需要面临的问题都一一摆在凤溪面前。转型、改变,已经成了凤溪的惯有动作。“市场瞬息万变,尤其是我们这种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就必须紧随潮流去改变观念。墨守成规,对我们来说就是死路一条。”这是张凤伟对企业发展的立意和要求。

    除了在科技上不断创新和研发,掌握市场规律也是凤溪人成功的关键。公司在成立之初,生产的全都是标准设备,这种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生产方式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突破性的发展,尤其是更新换代飞快的木工加工领域,所谓的“标准”也是随时变更的。市场要加工出有特色的产品,就需要有特色的设备,而标准机械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凤溪人绞尽脑汁,不断更新技术,可还是一直游走在被市场淘汰的边缘。

    直到有一次,一家买方跟凤溪要求说,我们需要的这套设备需要加装一个部件,以便让产品更加环保和新颖。这个提议如醍醐灌顶般引起了凤溪团队的重视,于是公司开始朝着“私人订制”这个方向改变。“现在顾客就是我们的上帝,上帝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而且我们有技术,什么样的要求我们都能满足。”凤溪人凭着顶级的科研成果以及行业内领先的先进技术吸引了三峰木门、3D木门、巴菲特、展志天华以及万科下属门业等国内生产木门的顶级企业,纷纷将订单投向凤溪。凤溪机械目前南方木工加工企业的普及率达到了70%!

    搭个平台就业

    2013年1月,数九隆冬,公司里来了一个特殊的应征者。她叫小彤,还不满二十岁。张凤伟亲自面试,问她应征什么职位等问题。小彤显得十分拘谨,小声说:“我什么都能干,只要你让我在这打工就行。但是我还在上大学,只能干这个假期,过了年开学了我就得走。”张凤伟当时并没有多想,只以为她是过来打工的大学生,问明白是本地村民后,就让她在公司做起了打扫卫生、送送文件等零工。眼看春节将至,上班的最后一天,张凤伟把小彤叫到办公室,给了她一个红包,说这是她这个月的奖金福利。小彤当时就哭了,然后把自己的事情说了出来。原来,小彤是本地村民,但是父母在一场意外中去世,家里还有个上学的弟弟需要照顾,于是只能出来打工赚钱好过年。张凤伟知道后,责怪这孩子为什么不早说。然后他组织全体员工为小彤捐款,还带着东西去她家中探望。现在小彤一放假就会来公司免费帮忙,而张凤伟也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学费啊书费啊什么的年年准时给她寄去。张凤伟说:“这就像我们企业培育人才一样,小彤这样有责任心的孩子,我们有责任让她好好长大,以后一定能闯出自己的天地。”

    老孟是厂里的老职工了,干了10年技术工人的他现在已经60多岁,体力渐渐跟不上车间的工作。本来老孟是要退休的,可一旦他退了老两口就没什么收入来源。结果公司把老孟留下了,老孟惊讶地问:“我这个岁数还能干啥?”公司解释说:“您为我们做的贡献我们可不能忘,公司舍不得您,您也舍不得公司吧,那就留下来帮我们照看照看这个家,照看照看公司前头这块地,也算是发挥您的余热,怎么样?”老孟私底下跟人说:“这就是公司照顾我啊,我这老胳膊老腿的难得公司不嫌弃,每个月能发2000多块呢,唉,都是好人都是好人。”

    本溪凤溪木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现有员工全是来自附近的村民,张凤伟心里清楚的很,“我自己就是农村出来的,忘本的事儿我做不到,他们来到公司就是我的家人,只要能干活我们就留着培养,农村人才多的很呐!”

    记者手记:行业领头 富不忘本

    在本溪凤溪木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大门口竖着一块基石,上镌刻:凤乃百鸟之王,溪乃四海之源。而这正是这家企业经营的立足之本。

    王者,翘楚也。本溪凤溪木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经过10年的努力,致力于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将产品打造成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品牌。而今,作为中国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木工机械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也一直秉承“客户至高无上,依托科技创新”的宗旨,以人性化的管理和特殊的经营模式,使公司的产品连续六年销售量位居同行业首位,成为了木工机械制造企业中的佼佼者。

    源者,根本也。企业发展至今,从没有忘记过它立足的这片土地,从安置本地人员就业,到对困难职工及附近村民的关怀帮扶,无不体现着企业对故乡、对家园的这份社会责任和义务。随着企业团队的不断壮大,也即将创造出更多务工、就业的机会,凤溪人也将继续利用我县提供的优质发展环境,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