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手机版
  • 无障碍版无障碍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政务要闻> 详细内容

砥砺三十年 奋进新满乡
本溪满族自治县成立三十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9-02 13:48:04 浏览次数: 【字体:

日月轮转,时节如流。
    1989年9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本溪县,成立本溪满族自治县,至今已30年。3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30年,在满乡事业发展中,却是漫长而步履坚实的一程。
    这三十年,自治县的综合实力显著攀升,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7.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7.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8.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63.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8.4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4600元、15450元,在全市各县区中,成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而今,30万满乡儿女,在县委、县政府的团结带领下,正意气风发,昂首迈进新时代,正朝着“工业强县、文旅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目标,阔步前行!
    一、工业经济主体地位进一步夯实,实现了工业产业集群化、区域化、专业化
    本溪满族自治县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产业基础深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全县企业发展滞后,工业经济亏损。县委、县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县内工业重新焕发出生机。
    面对着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县委、县政府拿出滚石上山、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不断推动存量升级、增量转型。大力扶持现有参铁铸业、华岳精工等骨干企业实现“优发展”。积极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德科斯米尔、玉晶玻璃等优质企业,并围绕这些企业构建产业集群,丰富企业上下游产业链条。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引导企业创新技术,消化过剩产能,向绿色铸造、智能制造提升。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药材等自然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人参铁加工与汽车零部件、玻璃制品与耐火材料、农产品与生物制药、新能源与微电子四大板块产业发展。经过努力,全县工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工业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2018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63.1亿元,同比增长10.3%。人参铁加工产业稳定发展。参铁集团、冶炼集团、东华铸造等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同达、同成矿山、选厂相继复工生产,富有矿业、富兴源铁选等企业盘活启动。全年共生产铁精粉145万吨,优质生铁50万吨,实现产值17.5亿元。自治县再次获评“中国优质铸造生铁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逐步壮大。德科斯米尔销售额达3.6亿元,同比增长32%,安排就业近4000人,卡倍亿铝线生产线投产,产值翻番。全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8亿元。玻璃制品产业效益彰显。玉晶玻璃产销两旺,鉴泰玻璃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产品全部销往国外。全年,玻璃制品产业实现产值21亿元,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招商引资卓有成效。通过开展招商引资攻坚战,加大项目推进力度,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投资7.7亿元的鑫暾生物质发电项目部分厂房基础已完工;投资1.1亿元的辽冶轧辊项目完成设备安装;投资1亿元的合缘耐火材料项目试生产。全年,签约落地项目38个,引进国内资金44.4亿元。
    二、第一产业扎实发展,农业产业实现了从品牌形成到品牌做强的提升
    长期以来,工业经济长足发展的自治县一直在农业工作中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项目落实、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式全力推动绿色、特色农业发展。目前形成了中药材、食用菌、优质米、山野菜和干坚果等特色产业。涌现出森秀、国秀、裕祥明、武兴农牧场等一大批优质农林生产加工企业。裕祥明农业的“榛子”和“木耳”,武兴农牧场的“小米”和“高油玉米馇”,龙兴农场的“优质大米”等农事企业的产品都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产品”。“连山关刺五加”、“本溪林下参”、“本溪辽五味”先后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软枣猕猴桃”获批“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武兴农牧场出产的优质小杂粮成功打入北美市场,其他各类农副产品也深受青睐。目前,全县相关经营单位发展到150多家,生产销售黑木耳、山野菜、大榛子等农产品15大类、190多种,其中刺五加茶、蓝莓、寒富苹果、速冻玉米等多种产品还获得了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
    2018年,全县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实现17亿元,同比增长3%。农村可支配人均收入为15450元,同比增长6.2%。农事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实现农业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以上。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有效控制排放,加强水源管护和搞好生态农业等工作,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获评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关门山森林公园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三、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跨越
    本溪满族自治县自然景色绝美,交通区位便利。境内的关门山、大石湖(老边沟)、本溪水洞等风景区闻名遐迩。庙后山古人类生活遗址、东北道教祖庭九鼎铁刹山、汤沟抗联西征会议遗址又赋予了这里深厚的人文内涵。
    为了将旅游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县委、县政府积极推进旅游产业与社会各类产业的跨界融合和跨业融合,着力构建全域、全时、全民、全业的大旅游、大品牌、大产业、大发展格局,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跨越。
    县委、县政府修编完善了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重点区域旅游发展、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逐步将全县整合为集吃、住、游、购、娱、养、健等七大旅游产业要素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休闲旅游综合体。
    为了增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旅游+”,从而使全县旅游产业从过去的“千景一面”“单打独斗”的模式向着多元化、精品化、集群化发展。积极推进文旅融合。悠久的庙后山远古人类文化、神奇的铁刹山道教文化和绮丽的满族文化在县委、县政府的推进引领下,都成为了极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名牌。
    依托县内丰富的抗联红色资源,县委、县政府通过提炼抗战精神、挖掘遗址遗迹、设计精品线路、弘扬抗战文化等举措,做大做强全县红色旅游“品牌”。规划“重走抗联路”线路,组织开展抗联史实教育培训活动,打造主题鲜明的抗联主题红色旅游精品项目,建成了具有全国影响的抗联红色教育基地。
    县委、县政府加快汤沟、温泉寺温泉开发项目建设,以开发利用优质温泉资源为依托,形成完整的康养旅游产业体系,打造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温泉特色旅游集群。
    截至目前,自治县辖区内有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3处;温泉旅游产业度假区2处;旅游商品生产重点企业10家。自治县先后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省乡村旅游贡献奖、省旅游产业发展示范县、省枫叶之乡旅游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关门山获誉“中国森林氧吧”,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被列入中国红色旅游经典名录。
    四、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实现了由山区小城镇向现代化城乡的嬗变
    自治县成立以来,县委、县政府以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人居环境为目标,强力推进城市高起点规划,加快城乡基础建设步伐。
    近年来,重点建设了县城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场、观音山公园、香山路工程等重点工程。同时,全面实施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全面调整优化县城内热源设置,县城区绿化、亮化工程亮点频现,新县城的开发建设步伐稳健。县委、县政府还对小城镇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作持续发力。通过努力,自治县的农村一改过去破旧脏乱的面貌,崭新宽敞的民房,平坦整洁的村组路、整齐划一的街墙和青山绿水为邻,构建了新时代农村的绮丽画卷。
    五、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逐年升高
    30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抓重点、补短板,不断加大教育、卫生、文化领域投入力度,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自治县稳步推进幼儿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强成人教育,促进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先后获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县、辽宁省“科研兴教十强县区”。
    医疗事业长足发展。自治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心,积极推进医共体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重点,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足发展。全县医疗设备配套、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快,公路运输车辆迅猛增加,组织管理水平极大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县委、县政府累计投入1200万元,落实产业扶贫项目229个,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404户,将符合条件的4394名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免除304名贫困学生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全部费用。到2018年底,自治县省级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新闻传播事业的蓬勃发展。全面推进县融媒体中心建设,设立新闻宣传和文化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运营管理融媒体平台。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硕果累累。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治县先后涌现出武秀君、祁佐宽、孟丽君等一批道德模范人物,激励了一批又一批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为全县振兴发展提供了坚实深厚的道德底蕴和精神动力。
    从县城到乡镇,从乡镇到村组,实现了户户通电,为当地生产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力保障。原本依靠压井挑水的农户用上了干净清澈的自来水。文化体育事业百花齐放,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明礼仪蔚然成风,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六、党建工作硕果累累,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30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县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建全完善“三级书记抓党建”责任体系。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力,选优配强基层骨干队伍,全面提升干部素质能力。人才工作开花结果。龙宝集团与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合作开展的林下有机人参种植示范项目落地开花;组建了东北师大、大连理工、沈阳师范异地人才工作站,百余名本县户籍的大学生纳入“归雁计划”;新组建农技推广中心、第一医院专家工作站2家,引进博士及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5人。
    七、自治县民族自治区域民主与法治稳步推进,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助推下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30年来,自治县民族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先后制定实施了《本溪满族自治县自治条例》、《本溪满族自治县旅游资源保护条例》等9部条例,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国家和省、市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惠政策成为了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助力。仅近三年来,自治县累计争取少数民族扶持资金4.4亿元,为自治县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春华秋实,沧桑巨变,三十年发展,旧貌换新颜。本溪满族自治县成立的三十年是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实力跨越发展的三十年;是城镇嬗变、乡村振兴的三十年;是人民群众辛勤耕耘、乐享生活的三十年。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30万满乡儿女在县委、县政府的团结带领下,意气风发,奋勇争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文旅兴县、生态立县”战略,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启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崭新明天!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