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市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站群

县区政府站群

  • 手机版
  • 无障碍版无障碍版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政务要闻> 详细内容

既要“精准把脉”,又能“开方治病” ——五论贯彻落实我市打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深入开展“六个年”活动部署大会精神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10 07:56:37 浏览次数: 【字体:

  《黄帝内经》有言:“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行医如此,振兴发展亦然。既要“精准把脉”,得其标本,又要能对症“开方抓药”,“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工作起来牢骚满腹,看病把脉多、开方抓药少,指责别人多、宽容鼓励少”,这是我市打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深入开展“六个年”活动部署大会上指出的各级干部中普遍存在的作风问题之一。过去的一年,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开展“六个年”活动中,直面挑战、躬身入局,能力本领得到了提升,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不足,特别是有的干部一味沿用老经验、老办法,身子进入了新时代,而头脑还停留在过去,墨守成规,创新不足,措施乏力,对全面振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既不能精准把脉发现,也拿不出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经常抱怨工作难做,甚至指责别人、推诿“甩锅”。“浮言废行,浮行废事”,严重影响了发展步伐。当务之急,各级干部急需认真总结反思,提能力、长本领,“精准把脉”,“开方治病”。

  “把脉”是找“病根”,要精之又精、准之又准。“把脉”的第一要义,就是精准。只有脉把得准,准确掌握“病情”以及变化,才能对症“开方”。过去一年,有的干部没有把准项目谋划的“脉”,不善于吃透上级政策,谋划包装的项目质量不高,很多项目有头没尾,错失机遇。有的在招商引资中对产业链招商、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等工作研究的不深不细,项目落地率明显不足。如此“把脉”,岂能不贻误发展战机?

  要“精准把脉”,须活用“望闻问切”摸清问题要害:做好“望”,开展调查研究,评估现状及运行质量;做好“闻”,进行现场交流,识别问题诉求;做好“问”,询思问计,了解真实情况;做好“切”,进行分析评估研讨,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惟其如此,方能得其“标本”。

  “开方”是为“诊治”,要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光把脉问诊,不开方治病,是搞半拉子工程。开方抓药、解决问题则靠的是能力。当前,各项工作对我们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谋划等工作,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与时俱进,要避免凭经验办事,开老方子,不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要“开方治病”,则须当好提能力的“先行军”,解决“本领恐慌”,克服“能力不足”。提能力要吃透“上情”,不断提升解读政策的能力,提升抓住政策机遇的能力,摸清政策导向、工作方向、资金投向,把一条条政策变为一个个高质量项目。提能力要熟透“下情”,坚持学中干、干中学,要及时复盘,总结经验、查缺补漏。各县区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提升招商本领上下功夫,在专业化招商队伍建设上下功夫,采取各种方式,发动各方力量,用好各类资源,千方百计让更多优质项目落地落实。提能力要敢于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坚持用改革破题,以创新开路,放飞思想、敢闯敢试,增强“第一个吃螃蟹”的胆识,因地制宜、因时施策办好自己的事。

  “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无论是三年行动目标,还是“六个年”里的每个行动计划,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既要“精准把脉”,又能“开方治病”,一件任务一件任务地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推进,把问题当作长本领的“磨刀石”和“练武场”,去振兴发展的主战场增长才干,去服务项目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把“规划图”变成“路线图”,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奋力谱写辽宁振兴发展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的本溪篇章。


【打印正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