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
本溪县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形式 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近年来,本溪县委坚持把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贯穿党建工作始终,狠抓重点培养、立体培训、分类管理、关爱服务四个环节,创新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方式,全力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队伍。
重点培养,优化党员结构。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全面推行三公示三票决三备案“三三制”的发展党员新机制,大力培养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务工能人、教学能手、管理骨干、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类优秀人才入党,进一步优化党员结构。近两年来,全县共发展党员711名,其中女党员259名,年龄35周岁以下429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12名。同时,严把择优推荐、群众评议、培养考察、公示预审、组织考察和集体票决六道关口,采取定期回访制度延伸考察链条,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立体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培训网络,开展立体化、全覆盖党员教育培训。县级以党校为核心阵地,定期集中组织党委书记、副书记、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进行专题培训。近两年来举办的组工论坛、枫乡大讲堂等大型培训20余场次。各镇依托党员教育培训基地,聘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广校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培训平台,针对创业型、带富型、管理型骨干党员进行示范培训。各村发挥远程教育网络作用,突出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和实用技能培训,实施“五步教学法”,广泛开展以“一个党员联系一个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一个或几个农民群众、联系一个或几个致富项目”为主要内容的“1+1+X+X”助学模式,保证全体党员全员培训、整体提高。近两年来,本溪县委每年安排10多万元经费用于党员教育培训,全县已安排各类党员培训班30多期,培训党员2000多人次。在实践中,各基层党(工)委还经常开展党的知识竞赛、红歌诵唱、重温入党誓词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保证了党员教育培训的长效性和连续性。
分类管理,激发干事活力。将全县党员按照在职党员、无职党员、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四个类别分类管理,在全市率先实现党组织、党员电子化信息管理全覆盖,将全县800余个党组织、1万余名党员的相关信息,通过信息采集全部录入到信息库中,实现党员信息化管理。在职党员通过所在单位党组织或居住社区党组织和所联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双向管理;无职党员按照自身特长,设置政策法律宣传岗、社情民意调查岗、社区医疗护理岗、社会治安维护岗、环境卫生监督岗等岗位,采取党员“自愿领岗任责,在岗履职,年终述职”形式服务群众发挥党员作用;流动党员签订《流动党员管理责任书》,做到流出党员底子清、情况明,设立“12371”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和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社区党组织还通过QQ群、微信圈等形式与流动党员保持联系;对离退休党员积极引导参与双先竞赛、社会管理、文体协会建设等活动,发挥余热。各基层党组织年终根据每名党员岗位履职、服务社会、参与活动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并将结果作为评先推优、选拔任用、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
示范引路,永葆先进本色。县委及时总结全国道德模范武秀君替夫还债诚实守信的感人故事,全省道德模范祁佐宽29年如一日远在海南攻关玉米育种科研项目的先进事迹,深入挖掘抗联精神的内涵实质,作为全县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召开座谈会、报告会、研讨会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典型事迹和模范精神,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并积极选树各行各业新的典型,大力培育业务骨干和行业能手,要求全县广大党员以典型为榜样,从本职工作做起,甘于奉献,多做贡献,自觉投身于发展实践。2009年以来,全县共选树省、市、县优秀共产党员292名,举行专题报告会50多场,受教育党员达4000余人次。
关爱激励,共建“温暖之家”。建立困难党员机制。对全县困难党员家庭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了县领导联系帮扶、基层党小组结对帮扶等制度,利用节假日不定期对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形成政治上关怀、思想上关心、精神上激励、生活上帮扶的工作机制。建立各级党组织定期走访慰问社会困难群体制度,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期间集中走访,在困难党员、流动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困难职工生病住院、亡故、家庭遭受重大灾害时,及时看望慰问,解决实际困难。尤其对无工资收入,仅享受生活补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老党员,由县委从县管党费和扶贫解困资金拨出专款7万余元,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老党员关爱专项基金。为无工资收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老党员每人每月增发70元至150元生活补贴,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